轻度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a_4497438.html

相信许多人和小编一样,在没学营养以前,面对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各种吃食,经常有选择太多就无从下手的感觉,除了看价格,我该选哪个?

如果你是一名健身教练,当你的小迷妹会员递出一包不知道哪里搞来的进口食品,一脸崇拜地咨询你,教练这个我能不能吃啊?如果看不懂,说不出个一二三所以然来,是不是会有点尬?

认真读完这篇文章,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啦!

要讲的其实很多,我们一个个的来。

首先,什么是营养成分表?营养成分表是指“预包装食品”上的一个表格,相当于我们的食品指南。“预包装食品”是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包括预先定量包装以及预先定量制作在包装材质和容量中,并且有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或体积标识的食品。

营养成分表是标有食品营养成分名称和含量的表格,可以方便我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食品

从年1月1日起,《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以下简称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应当在标签上强制标示四种营养成分和能量(“4+1”)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百分比。其中,“4”是指核心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1”是指能量。如下图,就是最常见的最基本的营养成表。

下面,我们来一条条地说事。

(1)项目: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这四项是必需标注,所有的营养成分表中都有。除了4+1,防腐剂、香精、甜味剂、硝酸盐、色素等都需要标注,有氢化植物油时,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也必须标注。

其它的选择性标注。营养强化食物中,强化的营养成分一般都会标注。不同种类的食品标注的项目是不一样的,比如奶粉的项目就非常详细,如下图

关于糖。碳水化合物的标注可能进一步细分,碳水化合物分为糖(单糖,双糖,寡糖,淀粉等多糖),在营养成分表中可能进一步标注其中的糖,乳糖,淀粉等含量,方便你去控制糖类摄入。

关于脂肪。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也有可能进一步标注。如茶油,橄榄油,玉米油一些食用油中通常会这样细分,方便你了解它的营养价值。简单而言,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总体比例越高,这种食用油的营养价值越高。

关于反式脂肪酸。很多人都知道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有害,要尽量减少。卫生部于年10月规定,"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时,在营养成分表中还应标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但是,在之前,卫生部年12月颁布的《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规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0.3g/g时,可标示为0。所以宣传不含反式脂肪酸的,不代表没有。营养学建议,每天摄入反式脂肪酸不应超过2.2g,过多摄入有害健康。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应少于每日总能量的1%,过多有害健康。过多摄入反式脂肪酸可使血液胆固醇增高,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最好的方法是看配料,如果标示使用转化脂肪,氢化棕榈油,人造植物黄油等等,那么这种食品必然或多或少含有反式脂肪酸,可以吃,但尽量减少。

还有几个宣传不含或者低的,但也可能有的成分也给大家一一罗列。

宣传语

规定含量

不含反式脂肪酸

含量≤0.3g/g时,可标示为0

无钠或者低钠

g或者ml食物中钠含量≦mg

无糖或者低糖

g或者ml食物中钠含量≦5g

无脂或者低脂

g食物中脂肪含量≦3g或者ml食物中钠含量≦1.5g

(2)单位。(特别注意此处有大坑.......)

食物的单位。通常是g或者ml。但是你吃的每一袋或者每一份的重量通常不是g或者ml,需要换算。但是有些食品的营养成分表的绝对含量不是以g或者ml来标注的,而是以每袋,每罐,每30克来的,特别要注意这一点。有次我看到超市的薯片,简单瞄一眼,营养成分表的热量居然只有六百多焦耳,也就是一百多大卡,薯片什么时候热量这么低?仔细一看,原来是每30g的含量!如果换算成正常的g,还是五百多大卡,如果跑步得消耗一个多小时!我还纳闷薯片怎么时候就变成低热量食品了呢,看来食品生产商是个心机婊,利用了个计算的小把戏,但估计很多朋友中招了。(正常g来标注,估计买的人会少很多.......)

热量的单位。营养成分表上的单位一律是千焦,这是物理学的热量单位,营养学一般用kcal,即大卡,换算公式是:1千卡/1大卡=4.千焦(kJ),另外1大卡=1千卡=0卡路里=0卡。

营养素的单位。三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单位是克(g),维生素矿物质的单位是毫克(mg)甚至微克(ug)。

(2)NRV是个什么鬼?

首先,NRV不是鬼,是中文全称是营养素参考值。记得以前给零基础私教班的学员培训时,讲到NRV和换算,绝大部分人也是一脸的呆滞状,估计要花点时间才能真正扳清楚.....

营养素参考值(nutrientreferencevalues,NRV)指"中国食品标签营养素参考值"的简称,专用于食品标签的,比较食品营养成分含量多少的参考标准,是选择食品时的一种营养参照尺度。营养素参考值主要依据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和适宜摄入量(AI)而制定。大致表示当摄入kJ热量时宜摄入的营养素含量。%NRV通常指的是单位食品中所含能量或营养素的量占到成人“每日推荐摄入量”的百分比。

NRV最大意义是作为比较食品营养成分多少的标准,从而估计自己可以吃多少。比如,g巧克力所含的脂肪是32g,占NRV的比率是53%,意思是吃了g,可以满足你一天脂肪的53%,比一半还多一些,如果一次吃了g,当天脂肪肯定就超了。但是考虑到除了巧克力,还有其他食物和烹调油,所以你要吃的更少。

NRV还有一个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来衡量这个食品的营养价值。通常用该食品某种营养素的的NRV%除以能量的NRV%,如果大于或等于1,说明该营养素相对富集,营养价值较高;如果等于或者约等于1,说明该营养素的含量和热量持平,可以正常食用,营养价值一般,如果小于1,则认为该营养素的含量不多,营养价值低。

有几个问题:

什么是RNI和AI?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营养素合理供应标准。其中推荐摄入量(RNI):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的需要。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适宜摄入量(AI):是通过观察或是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当没有RNI数值时,就有AI,所以当时推荐的摄入量。

为什么取KJ为基数?能量相当于.65kcal,是体重60kg,轻体力劳动的成年男性一天的推荐热量摄入,营养学上叫一个标准人,以这个作为标准。

在营养标签上,以营养素含量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标示,

计算公式为::X/NRV×%=Y%,式中:X=食品中某营养素的含量,NRV=该营养素的营养素参考值,Y%=计算结果

举栗子:经测定或计算得知克饼干中含有:

能量kJ

蛋白质9.0g

脂肪12.7g

碳水化合物70.6g

钠mg

参照上表中上述营养素的NRV数值,根据公式计算结果,并按修约间隔取整数。饼干的营养成分表表示为:

项目每gNRV%

能量KJ22%

蛋白质9.0g15%

碳水化合物70.6g24%

钠mg9%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每个人的营养需要应该是不同,那我怎么知道这份食品能满足我的多少需要呢?能提出这个好问题,说明你是一位好的读者。确实,每个人的营养需要都不可能相同,不可能一刀切。营养成分表上的NRV指的是KJ的热量需要水平来衡量的。如果我不是KJ呢?那就按照你的实际需要量来换算呗(假设每种营养素和热量的需要量都成正比)、

还是举栗子:以奥利奥饼干为例,我的每天热量需要是大卡,吃了5块奥利奥饼干,热量,蛋白质和脂肪可以分别满足我的多少需要?

奥利奥饼干,每g,热量KJ,NRV24%,蛋白质4.5g,NRV8%,脂肪21.5g,NRV36%,5块饼干约50g。

热量的满足比例=*(50/)/*4./=8.1%

蛋白质的满足比例=8%*(50/)*(/*4.)=0.65%

脂肪的满足比例=36%*(50/)*(/*4.)=8.1%

即5块吃下去可以满足你每天8%的脂肪和热量,不到1%的蛋白质,可见,奥利奥饼干相对是蛋白质营养价值低的食物。

热量直接计算比例,其他营养素的比例的计算公式=

%NRV*(份数)*每单位重量的热量/实际的热量需要)

备注:单位重量一般是g或者ml,也有可能是每袋,每罐,每30克,以实际备注为准;实际热量单位可能是大卡,需要和千焦换算;份数指吃的实际的重量除以单位重量

(5)有些食品没有营养成分表

据《通则》规定,一些食品不用强制标示营养标签。

这类食品包括生鲜、现制现售的营养素含量波动大的食品;包装太小的食品;饮料酒类、包装饮用水、每日食用量≤10克或10毫升的食用量小、对机体营养素摄入贡献较小的或者单一成分调味品的食品。具体包括味精、醋等调味品,食糖,淀粉糖,花粉,餐桌甜味料,调味糖浆等甜味料;花椒,大料,辣椒,五香粉等香辛料;茶叶,胶基糖果,咖啡豆等可食用比例较小的食品等。

企业生产的预包装速冻面米制品和冷冻调理食品不属于豁免范围,如速冻饺子,包子,汤圆,虾丸等。可以去超市冷冻区看,都有营养成分表。

说完营养成分表,再来说配料表,最后放出三招让你快速看懂。还是要先去理解些基本概念。

食品配料和配方的区别

食品配料,也称为原辅料,是指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时使用的,并存在(包括以改性的形式存在)于产品中的任何物质,包括食品添加剂。(改性的形式存在:是指在制作食品时使用的原辅材料经过加工后,形成的产品改变了原来的性质。)

配方:是指工艺规程规定的各种原料、辅料、食品添加剂的实际加入量。配方有“量”的概念,而配料不涉及“量”。

打比方说,食品配料表如同银行卡号,是可以告诉你的,但配料的具体用量配比如同银行密码,是厂家秘密,不会说的。

第一招,看顺序

《通则》对如何正确书写配料表有明确细致的规定: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有价值的要求是,食品配料一般以递减顺序排列。也就是说,放的越多越靠前,第一位肯定是最多的,以此类推。但如果加入量小于2%(多数是指食品添加剂)也可以例外,即随便排列,而不用理会递减顺序。

根据某种食品的配料表中的原料,以及各种原料的排列顺序,就可以掌握选购高品质食品,拒绝低品质食品的要点。比如酸奶和优酸乳就有天壤之别。虽然优酸乳的味道好,酸酸甜甜小孩子喜欢喝,但营养价值很低,根本不能和酸奶相比。酸奶的配料主要是纯牛奶,而优酸乳的配料主要是水,其次才是酸牛奶

第二招:看特殊成分

尤其是代可可脂,氢化植物油,起酥油,一般含有反式脂肪酸,成人限制总量不超过每天2.2g还好,小孩子尽量减少摄入。

第三招:看防腐剂和人工色素

防腐剂和人工色素合理使用不会造成危害,但是我们也要学会合理规避,尽可能减少使用,选择新鲜,浅加工,营养成分高的优质食品。

(全部内容原创哦。奉献专业,牺牲健康,觉得不错,果断点赞和转发!您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jiapia.com/xjpzy/8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