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用药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大体上相当于中医的痹证,痹即闭阻不通之意。当人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邪侵袭后,致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的酸痛、麻木、重着,伸屈不利和关节肿大等症,便统称为“痹证”。病因病理:痹证的发生,是由于腠理空疏,营卫不固,风寒湿邪得以乘虚侵袭,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素问》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类证治裁》更明确指出:“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邪乘虚内袭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滞,久而成痹。”类风湿关节炎是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确切发病机制不明。基本病理改变为滑膜炎、血管翳形成,并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该病呈全球性分布,是造成人类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的患病率0.32%-0.36%。(一)诊断1、对称性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晨僵、关节畸形、皮下结节、以小关节病变为主,并有侵犯多脏器的关节外表现。2、实验室检查:血象、类风湿因子阳性,关节滑液、抗核抗体可阳性,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等。3、X线检查:双手关节肿胀,骨质稀疏,间隙变窄,边缘有骨质破坏甚至骨性僵直。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及关节超声检查对诊断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有帮助。(二)中医证型1.风寒湿痹关节冷痛肿胀,触之不温,屈伸不利,晨僵,遇寒加重,得热痛减。风邪甚者为行痹,疼痛游走,遇风加重,口淡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浮;寒邪甚者为痛痹,关节痛甚,恶风寒,苔薄白,脉弦紧。湿邪甚者为着痹,关节疼痛重着,肌肉酸楚,肢体沉重,舌胖苔白腻,脉濡。治法:温经散寒,通络止痛。可选中成药:风湿骨痛胶囊、寒湿痹颗粒、追风透骨丸、虎力散胶囊、复方雪莲胶囊、痹祺胶囊、独活寄生丸、健步强身丸、金乌骨通胶囊、疏风定痛丸、九味羌活丸、通痹胶囊等。(1)风湿骨痛胶囊制川乌、制草乌、红花、木瓜、乌梅、麻黄、甘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用于寒湿闭阻经络所致的痹病,症见腰脊疼痛、四肢关节冷痛;风湿性关节炎见上述证候者。0.3克×32粒。口服。一次2-4粒,一日2次。(2)追风透骨丸制川乌、白芷、制草乌、香附(制)、甘草、白术(炒)、没药(制)、麻黄、川芎、乳香(制)、秦艽、地龙、当归、茯苓、赤小豆、羌活、天麻、赤芍、细辛、防风、天南星(制)、桂枝、甘松。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肢节疼痛,肢体麻木。36克。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1.不宜久服,属风热痹者及孕妇忌服。2.运动员慎用。镇痛、抗炎、抗菌、消肿、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用于关节痛、骨关节炎、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证属风寒湿痹。(3)虎力散胶囊制草乌、三七、断节参、白云参。祛风除湿,舒筋活络,行瘀,消肿定痛。用于风湿麻木,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创伤流血。每粒0.3克。口服,一次1粒,一日1~2次,开水或温酒送服。外用,将内容物撒于伤口处。1.本品宜饭后服用。2.本品性味辛温,属风湿热痹者忌用。3.本品含草乌及活血药,孕妇慎用。(4)复方雪莲胶囊天山雪莲、延胡索、羌活、川乌、独活、草乌、木瓜、香加皮。温经散寒,驱风逐湿,化瘀消肿,舒筋活络。用于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所致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各类退行性骨关节炎病。每粒装0.3克。口服,一次2粒,一日2次。转载是一种动力分享是一种美德 作者简介:张兴,男,医院副主任药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宁夏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白癜风的发病机理是什么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大使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jiapia.com/xjpyf/4640.html
- 上一篇文章: 天麻泡酒方
- 下一篇文章: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79仙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