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看

营养成分表

健康、减肥必备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薯片、饮料等零食已成为居家旅行必备品,减肥减不下去、每日盐摄入量超标等可能就是零食惹的祸。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通过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食品。

什么是营养成分表?

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营养成分表必须进行标注,而且强制标示出五个项目及两个数值,五个项目: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以及钠;两个数值:含量与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

怎么看营养成分表?

其实营养成分表很简单,营养成分表总共有三列,分别对应五个项目和两个数值。

第一列:项目展示主要营养成分的名称(五个项目),简称“4+1”。“4”是指核心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1”是指能量。此外,厂家还可自行选择标示其它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等。

第二列:含量,展示每克(毫升)或每份食品中的各项目含量数值。

牛奶营养成分表:从表里可以看出克的食品中有能量KJ,蛋白质2.9克,脂肪3.6克,碳水化合物4.7克,钠60毫克。

有的商家为了使产品的能量看起来较低,而使用“份”作为单位来标注。

第三列: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简称NRV%,表示该食品中(通常是每g)某种营养素占每天推荐摄入量的比值。

举个例子:喝掉某牛奶克就能获得全天所需能量摄入量的3%、蛋白质摄入量5%、脂肪摄入量的6%、碳水化合物摄入量2%、钠摄入量的3%,这样我们能更直观了解喝多少或吃多少会超标。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这一列加起来总和不到%或者超过了%?这是因为百分比并不是营养素占这个食品重量的百分比,而是占人体一天推荐摄入量的百分比,相加没有意义。

营养成分表不是万能的

营养成分表只是食品标签之一,需要结合配料表才能避免一不小心超标,而配料表上各种成分,是按照比例成分从高到低排列的。

营养成分表中标识无脂肪、无糖、0-反式脂肪酸,只是含量较低,未超过国标规定的量。一些无糖和低糖的食品,很可能脂肪含量比较高。当某些食品标识反式脂肪酸为“0”时,可能会用其它饱和脂肪代替,摄入过多饱和脂肪同样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供稿人:吴可月齐亚辉

编辑:王泽生

审核:任一杰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jiapia.com/xjpcf/8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