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

醫藥

“书画琴棋诗酒花,

当年件件不离它”

图源:90设计网

中国的酒文化何其渊博,从上天造酒、猿猴造酒、仪狄造酒、杜康造酒,到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其间不仅是时间可以说明的,更有无数耐人寻味的人、事、物,从文化、艺术、军事、外交,到宗教、心理、民俗,酒几乎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每一个细节。

一、何为药酒?“酒”与“医”

◆酒与医素有不解缘:繁体“醫”字从“酉”,酉者酒也。这大概是因为先祖们无意中食用了发酵后的瓜果汁,发现了它可以治疗一些虚寒腹痛之类的疾病,从而让酒与原始医疗活动结下了缘。

◆最早的药酒:为殷商时期的“鬯”。

◆《黄帝内经·汤液醪醴论篇》专门讨论用药之道,所谓“汤液”即今之汤煎剂,而“醪醴”者即药酒也,有治疗臌胀的鸡矢醴和治疗尸厥的左角发酒。

◆“酒为百药之长”,其气悍,质清,味苦甘辛,性热。具有散瘀滞、消饮食、通经络、行血脉、温脾胃、养肌肤的功用。可以直接当“药”,治疗冷、痛等症,亦可在处方中把某些药物用“酒渍”,或“以酒为使”,来引导诸药迅速奏效。

酒·分类

点击查看大图??

酒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可按原材料、生产工艺、发酵特征、酒精含量、商品属性及据颜色、香型等分类,现多以生产工艺分类,如上图。

药酒

“药酒”,酒与中药相配伍而制得的酒,又称为酒剂,酒与医药结合,是我国医药发展史上的创举。

酒与药相伍之主要作用

?酒可以行药势:使药力达于表而上至于巅,使理气行血药得到较好的发挥,使滋补药补而不滞。

?酒有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酒是良好的有机溶媒,多种中药成分易溶于酒精;酒还有良好的通透性,易进入药材组织中;一般乙醇含量在50%-70%适于浸提生物碱、苷类,<50%适于浸提苦味质、蒽醌类化合物等,在40%时能延缓酯类、苷类等成分水解,其中脂类/酯类、蒽醌类不易溶于水,生物碱和苷类可溶于水。

?酒还有防腐作用:乙醇>20%,一般药酒能保存数月至数年而不变质。

○药酒之·保健酒○

双重作用:“药”+“酒”,药物不同,功效不同。

药酒特点:

◇作用范围广:治病、防病、养生保健、美容润肤。

◇药效成分吸收快,效果好:比汤剂作用快4-5倍,比丸剂快7-9倍。

◇便于服用,乐于接受:食药合一,弥补了药的苦味的缺陷,也改善了酒的风味。

◇能有效掌握剂量:均匀溶液,浓度一致。

◇易于保存。

点击查看大图??

●药酒制备·选料考究●

对酒的选择:

多为优质、高度(50-60度)白酒。滋补类可选用浓度低一些的基酒;祛风湿类、活血疗伤类因行散活血的需要,所用基酒浓度可较高一些。

对中药材的选择:动物药或植物药(水果),需要同时考虑有效性与安全性。

①选取中药的特点:品种优良、纯正地道、经过炮制,多补益药或贵重药,多甘酸淡;

②不同药酒选取中药不同:药性药酒多选用较强药效的中药,补性药酒多选滋养补益功能的中药;家庭养生药酒首选药食两用之材。

③不适宜泡制的药物类型:大多数矿物类;药性过偏、作用剧烈或有毒性类(如马钱子、乌头类、水蛭、蟾酥等);有毒的蛇类需去头去内脏,泡制药酒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④注意同名但不同基源药材的区别:淮/川牛膝、南/北五加皮等。

○药酒制备·常用方法○

《千金要方》中有载:“凡合酒,皆薄切药,以绢袋盛药内酒中,密封头,春夏四五日,秋冬七八日,皆以味足为度,去渣服酒,……大诸冬宜服酒、至立春宜停。”

药材加工:对药材一般应进行适当粉碎,切段、块、丝、片或研成粗末,可扩大药材与酒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扩散和溶解;药材在泡酒之前再筛选一次,挑出杂质并清洗干净、晾干;还需经过一定的加工泡制。

泡酒容器:玻璃器皿、瓦坛、瓷瓮等非金属、非塑料类容器,容积不能太大。

药材和酒有比例:药比酒一般是1:5-1:10。

制备方法:冷浸法、热浸法、渗漉法、酿制法。

泡制时间:非越陈越好,室温20℃下15-30天为宜,夏季5-7天为宜。

储存: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暖气烘烤。

配制酒三特点:

利用酒基制作,酒基来源丰富。

添加动植物香料等香源性物质,来源广泛,种类丰富。

添加滋补与中药成分,具有养生保健作用。

点击查看大图??

二、如何饮用药酒?

药酒使用注意事项

外用内服:一般外用药酒不内服。

饮量适度:少饮有节,一般每日2-3次,一次15-30ml,不惯饮酒者小剂量开始;或根据病情、药性、药量、浓度等调整。少饮有益,多饮有害;太过伤损身体,不及等于无饮。

饮酒时间:宜在餐前服,佐膳饮用,酒不可夜饮。《本草纲目》有载:人知戒早饮,而不知夜饮更甚。既醉且饱,睡而就枕,热拥伤心伤目。夜气收敛,酒以发之,乱其清明,劳其脾胃,停湿生疮,动火助欲,因而致病者多矣。一般认为冬季严寒,宜于饮酒,以温阳散寒。

饮酒温度:一些人主张冷饮,酒性本热,如果热饮,其热更甚,易于损胃,冷饮则可则以冷制热,无过热之害,朱震亨认为酒“理直冷饮,有三益焉。过于肺入于胃,然后微温,肺先得温中之寒,可以补气;次得寒中之温,可以养胃。冷酒行迟,传化以渐,人不得恣饮也”;而也有一些人主张温饮,清人徐文弼认为酒“最宜温服”,“热饮伤肺”、“冷饮伤脾”。至于冷饮温饮何者适宜,这可随个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对待。

辨证选酒:药酒随所用药物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能,要有针对性地对证选药、合理组方,体虚者用补酒,血脉不通者则用行气活血通络的药酒;有寒者用酒宜温,而有热者用酒宜清。且因个人差异大,药酒不适合分享;有意行药酒养生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作选择。

坚持饮用:坚持饮用至有效,正如孙思邈所说:“凡服药酒,欲得使酒气相接,无得断绝,绝则不得药力。多少皆以和为度,不可令醉及吐,则大损人也”。

中病即止:对于药性药酒,应病愈即止,不可长久服用;补性药酒也要根据自己身体的情况,避免过量饮用导致未补却伤身。

不宜与禁忌:“是药三分毒”,药酒不例外。

①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和儿童不宜饮用。

②服用西药(尤其与酒精相互作用的药物)期间不宜饮(药)酒。

③部分疾病忌饮酒过多,如心脑血管疾病、肝脏疾病、骨折后等。

④酒精过敏者禁用。

⑤酒后忌沐浴,饮酒后体内葡萄糖大量消耗,血糖下降,导致体温降低或低血糖甚至休克等危险发生。

⑥服用药酒期间饮食尽量选择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三、酒逢知己千杯少醉酒的秘密

点击查看大图??

?编辑乙醛脱氢酶(ALDH2)的基因是筑波大学社会医学系的原田胜二博士发现的,位于第12号染色体上。

?这个酶基因分为1型和2型,其中2型ALDH2基因(ALDH2*2)为单碱基G突变为A,突变基因翻译出的氨基酸也发生了改变,造成催化活性基本丧失。

?ALDH2*2在人类族群中分布不同,基本全部出现在亚洲人上。

点击查看大图??

?有ALDH2*2者更易发生饮酒不良反应,酗酒的可能性也较小。

四、血液酒精浓度

★酒精吸收及代谢过程★

点击查看大图??

★血液酒精浓度计算公式★

点击查看大图??

五、酒·醫·藥

药酒是酒更是药,千万不要任性泡。

辨证组方是关键,神药神酒不信谣。

是药仍有三分毒,药酒亦可变毒酒。

适时适量坚持用,祛病保健延年妙。

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jiapia.com/xjpcf/6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