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五加皮

五加皮Wǔjiāpí

辛、苦,温。

肝、肾经。

祛风除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利水消肿。

1.风湿痹痛;2.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3.水肿,脚气肿痛。

五加皮故事

香加皮又称北五加皮,其作为祛风湿、强筋骨药物,使用时宜慎用,以防中毒。制作五加皮酒时应该用南五加皮,不宜用北五加皮,处方用药也应注明南、北五加皮。

相传古时候南、北五加皮还没区分,有一个叫张医仙的大夫在湘南一带闻名遐迩。南方多阴邪水湿,该地居民多嗜烟酒,因此病多风湿。

风湿之邪易阻气机、重浊、黏滞、趋下,病程长,预后不佳。外感湿邪,常见恶寒风热、汗出身热不退、四肢倦怠、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湿浊内阻肠胃,常见胸闷不舒、食欲不振、大便溏泄、小便不利等症状。

张医仙所治的病人中八成都患风湿邪气,该地大夫也颇多,但张医仙凭借其多年的从医经验,疗效多验,因此其病人尤多。张医仙治湿亦多用防己、秦艽、豨莶草、臭梧桐、络石藤、桑寄生、海桐皮、寻骨风等利湿药,当然也包括五加皮。当时亦流行药酒调养各种慢性疾病,张医仙常利用晚上或其他闲暇时间调制一些药酒或指导患者自行配制各种药酒。针对湿邪张医仙常加入五加皮以加强利湿之功。

当时尚未区分南、北五加皮,张医仙平时配药所购买的五加皮多是南五加皮,也就是现称的五加皮,而有一次,当地五加皮畅销,药商进购了一批北五加皮,也就是现称的香加皮,张医仙买进这批五加皮后按往常的配制调制成药酒,并处方给患者服用。

一周过去了,大量患者前来复诊,皆称病情并未好转,并有患者自觉饮用药酒后出现心慌、气短等不适。张医仙并不知问题之所在,令患者停服药酒,重新发药予以煎服。

张医仙闲下来便想,这次的问题出在那儿,明显不是药方的问题,因为以前也按这个方子配过,并未出现过类似情况。

又过了几日,处以煎药处方的患者又前来复诊,其中有大量患者称症状并未改善,依旧有病人服药后出现心慌、气短等不适,还有一些患者并未按时前来复诊。

张医仙想道,问题肯定出在这批药材上面,而这期间有的药材重新购置过,没重新购置的药材就那几种,而其他的也没换过药商,唯独五加皮当时吃紧,是北方的一个药商来兜售的。张医仙重新购买了些当地的药商的五加皮作对比研究,他发现上次买的五加皮也有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的功效,但其有毒性。这就是现在所说的香加皮,多禁用于药酒。

五加皮详解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习称“南五加皮”。主产于湖北、湖南、浙江、四川。夏、秋采挖,剥取根皮,晒干。切厚片,生用。

煎服,5~10g;或酒浸、入丸散服。

1.单用或与当归、牛膝等同用,适用于风湿痹证,腰膝疼痛,筋脉拘挛,如五加皮酒;或与木瓜、松节等同用,如五加皮散;2.与杜仲、牛膝等同用,适用于肝肾不足,筋骨痿软者,如五加皮散;3.与龟甲、牛膝、木瓜等同用,适用于小儿发育不良,骨软行迟,如五加皮散;4.与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同用,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如五皮散;5.与远志同用,适用于寒湿壅滞之脚气肿痛,如五加皮丸。1.五加皮酒2.五加皮散3.五加皮丸4.五皮散5.生血补髓汤6.补肾壮筋汤7.补筋丸8.舒筋活血汤

性辛苦温五加皮,

归经肝肾无所疑,

祛风除湿强筋骨,

利尿消肿都须知。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版权声明

本文由杏仁爸爸整理发布,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内容及插图整理自《中药学》教材、《中药学速记歌诀》《味常见中药辨识与应用彩色图谱》、中医通等,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jiapia.com/xjpzz/10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