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网课每日1小时,轻轻松松过药考中
上课啦!!! 开讲 常用中成药 第7章骨伤科常用中成药 重要知识点 选自《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核心考点全攻略》 第7章骨伤科常用中成药 接骨疗伤剂 凡以接骨疗伤,治疗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损伤疾患为主要作用的中药制剂,称为接骨疗伤剂。 本类中成药主要具有活血化瘀、接骨续筋、消肿止痛之功,兼有通络、益气血、补肝肾等作用,适用于外伤或内伤等引发的跌打瘀肿、闪腰岔气、骨折筋伤等病证。 本类中成药分为接骨续伤剂、化瘀止痛剂等两类。 1.接骨续伤剂———活血消肿、接骨续筋———主治外伤所致的骨折筋伤,症见骨断裂、筋扭伤、脱臼等。 2.化瘀止痛剂———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主治外伤所致的跌打损伤、闪腰岔气等,症见局部瘀血、肿胀疼痛等。 本类中成药大多辛苦泄散、活血通脉,有伤津、堕胎之弊,故孕妇及月经过多者禁用,阴虚津亏者慎用。个别有毒,不宜过量或久服。 一、接骨续伤剂 接骨七厘片 自然铜(煅)、土鳖虫、骨碎补(烫)、乳香(炒)、没药(炒)、大黄(酒炒)、血竭、当归、硼砂。 活血化瘀,接骨续筋。 跌打损伤,闪腰岔气,骨折筋伤,瘀血肿痛。 黄酒送下。 孕妇禁用;骨折、脱臼者应先复位后再用本品治疗。脾胃虚弱者慎用。 接骨丸 土鳖虫、骨碎补、自然铜(煅、醋淬)、续断、马钱子粉(2016A)、甜瓜子、桂枝(炒)、郁金、地龙(广地龙)。 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跌打损伤,闪腰岔气,筋伤骨折,瘀血肿痛。 本品所含马钱子粉有大毒,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孕妇禁用;骨折、脱臼者应先复位后再用本品治疗。切勿过量或持久服用。 二、化瘀止痛剂 七厘散 血竭、乳香(制)、没药(制)、红花、儿茶、冰片、人工麝香、朱砂。 化瘀消肿,止痛止血。 跌仆损伤,血瘀疼痛,外伤出血。 可口服,可外用,调敷患处。 本品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孕妇禁用;骨折、脱臼者宜手法先复位后,再用本品治疗。不宜过量或长期服用。饭后服用可减轻肠胃反应。皮肤过敏者不宜使用。 云南白药 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 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疮疡肿毒及软组织挫伤,闭合性骨折,支气管扩张及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以及皮肤感染性疾病。 刀、枪伤、跌打诸伤,无论轻重,出血者用温开水送服;瘀血肿痛及未流血者用酒送服;妇科各病证,用酒送服;但月经过多、红崩,用温水送服。毒疮初起,服0.25g,另取药粉,用酒调匀,敷患处,如已化脓只需内服。其他内出血各病证均可内服。凡遇较重的跌打损伤可先服保险子1粒,轻伤及其他病证不必服。 孕妇禁用;妇女月经期及哺乳期慎用。运动员慎用。过敏体质及有用本品过敏史者慎用。服药1日内,忌食蚕豆、鱼类及酸冷食物。外用前必须清洁创面。用药后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并视症状轻重给予抗过敏治疗,若外用可先清除药物。 散剂:每瓶装4g,保险子1粒。胶囊剂:每粒装0.25g,每板16粒、保险子1粒。片剂:每素片重0.35g。 跌打丸 三七、当归、白芍、赤芍、牡丹皮、北刘寄奴、苏木、桃仁、红花、血竭、制乳香、制没药、煅自然铜、土鳖虫、烫骨碎补、续断、姜黄、醋三棱、甜瓜子、防风、木通、桔梗、炒枳实、甘草。 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闪腰岔气。 孕妇禁用;骨折、脱臼者宜手法先复位后,再用本品治疗。饭后服用可减轻肠胃反应,脾胃虚弱者慎用。 舒筋活血片 鸡血藤、红花、泽兰叶、伸筋草、自然铜(煅)、络石藤、狗脊(制)、香加皮、槲寄生、香附(制)。 舒筋活络,活血散瘀。 筋骨疼痛,肢体拘挛,腰背酸痛,跌打损伤。 孕妇忌服。妇女月经期慎服。因所用的香加皮含强心苷而有毒,故不宜过量或持久服,禁与含强心苷类的西药同用。 活血止痛散 土鳖虫、煅自然铜、当归、三七、制乳香、冰片。 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孕妇禁用;宜在饭后半小时服用。脾胃虚弱者慎用。不宜大剂量使用。妇女月经期及哺乳期慎用。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食物。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jiapia.com/xjpzy/896.html
- 上一篇文章: 2016年第16期中医膏药制作培训11月
- 下一篇文章: 2017年第15期中医膏药制作培训8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