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方法治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120/5208500.html

导读:今天学习“葶苈子”的用法。

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南葶苈子)和独行菜(北葶苈子)的成熟种子,又名苦葶苈。

01性味归经

味辛、苦,性大寒。入肺、肝、膀胱经。

02功效

一、功效概述

下气行水。

二、适应证

肺壅喘急,痰饮咳嗽,胸膜积水,水肿胀满。

三、文献记载

《别录》:“下膀胱水,腹留热气,皮间邪水上出,面目肿,身暴中风痱热痒,利小腹。”

《本草撷英》:“主癥瘕,积聚积气,饮食寒热,破坚逐邪,通利水道。”

四、现代药理

1.强心:本品有强心甙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传导速度。大剂量可引起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中毒症状。

2.平喘:本品所含β-谷醇具有镇咳祛痰作用,尚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痉挛的作用。

3.抗肿瘤:本品体外筛选对人体子宫颈癌细胞培养株系JTC-26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为90%。

03运用心得

一、主治病证

胸水(邪盛水停);心源性水肿(瘀血内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衰(水湿泛滥);胸膜炎(邪热流滞);咳喘胀满(肺气壅阻);腹水(阳水)

二、配伍心悟

葶苈子5~15g,配麻黄3~12g,对寒热错杂之喘症有较好疗效。

葶苈子10g,配大枣12枚,取葶苈子清肺泻热,平喘下气,大枣培土生金,两药配伍,泻中有宣,涤邪和正。可治肺痈初期,肺痈水逆证,支饮证属热者。

葶苈子6g,配桑白皮10g、元明粉6g等,治肺炎并发中毒性肠麻痹,肺热肠结之证。

葶苈子10g,配肉桂1g、五加皮15g等,治风湿性心脏病心衰并肾衰,水邪泛滥之证。

葶苈子20g,配巴戟天10g、仙灵脾10g等,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痰涎壅盛,肾气不足之证。

葶苈子40g,配地鳖虫10g、木香15g等,治心源性瘀血肝腹水,瘀阻肝络,气化失司之证。

葶苈子30g,配莪术10g、炙鳖甲10g等,治肝硬化腹水,肝络痹阻,水气内停。

三、剂量研究

最大剂量40g,最小剂量5g。邪实正气充宜重,体寒正虚宜轻。

04临床发挥

葶苈子为肺经之药,亦入膀胱经、肝经。

大陷胸丸用之,开痹泄饮;葶苈大枣泻肺汤用之,泻肺去壅;己椒苈黄丸用之,治肠间有水气;鳖甲煎丸用之,化瘀利水;牡蛎泽泻散用之,治腰以下有水气。

临床无论寒热喘证,均可用葶苈子配麻黄。若热喘,用葶苈子15g配麻黄3g;若寒喘,用葶苈子5g配麻黄1g。

清泄肺热,用葶苈大枣泻肺汤,要掌握葶苈子与大枣的量比,比例失常可留恋邪气(大枣量太过),或克伐正气(大枣量过小),只有妥善配伍,才能达到治疗目的。

胸水可用,腹水也可用。肺属金,主皮毛,膀胱属水,藏津液。肺为水之上源,肺气壅塞则膀胱失司,上窍闭则下窍不通,下窍不通则水湿泛滥。

葶苈子逐水消饮为首功,配伍不同,变化有异。

葶苈子,肺脾肾虚衰者慎用。久服令人虚。

注:具体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张云鹏内科经验集》,张云鹏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年11月。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jiapia.com/xjpzy/6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