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二高频考点
解表药(4分) 掌握麻黄、桂枝、紫苏、生姜、荆芥、防风、羌活、细辛、白芷、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葛根、柴胡的药性、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症、用法、使用注意;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细辛的用量;麻黄、桂枝、细辛、葛根、柴胡的主要药理作用,以及麻黄配桂枝,麻黄配杏仁,麻黄配石膏,桂枝配白芍,细辛配干姜、五味子,柴胡配黄芩,生葛根配黄芩、黄连,菊花配枸杞,蝉蜕配胖大海的配伍意义。(★★) 1.细辛用量:内服汤剂1~3g,粉末0.5~1g(★) 2.部分药物配伍意义(★★) 中药配伍意义麻黄配桂枝发汗解表力强,治风寒表示无汗功著麻黄配杏仁善宣肺降气而平喘止咳,治喘咳气逆功著,证属风寒束肺者尤宜麻黄配石膏清肺平喘兼透表热,治肺热咳喘效佳桂枝配白芍收散并举,有调和营卫,解肌发表之功,治风寒表虚有汗每用细心配干姜、五味子尤善治疗寒饮咳喘日久者清热药(10分) 掌握石膏、知母、天花粉、栀子、夏枯草、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牛黄、鱼腥草、射干、白头翁、败酱草、青蒿、地骨皮的药性、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症、用法、使用注意。还需特别记忆知母、栀子、生地黄、金银花、大青叶、牛黄、鱼腥草、青蒿的主要药理作用,以及知母配石膏、黄柏、川贝,栀子配淡豆豉、茵陈,黄连配木香、吴茱萸、半夏、瓜蒌,黄柏配苍术的配伍意义。(★★) 1.部分药物配伍意义(★) 中药配伍意义石膏配知母既治热病气分高热,又治肺胃火热伤津者知母配黄柏清热降火兼阴,阴虚火旺者甚优知母配川贝用于阴虚劳咳、肺燥咳嗽黄连配木香清热燥湿解毒、理气止痛,治疗湿热痢疾、里急后重黄连配吴茱萸肝火犯胃、湿阻中焦之呕吐泛酸2.高频考题 (1)黄芩的主治病症有() A.暑湿湿温 B胎热胎动 C肺热咳嗽 D.血热吐血 E.黄疸 解析:黄芩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主治暑湿湿温、湿热泄泻痢疾、黄疸等病症;泻火解毒,善清泄肺火与大肠火;凉血止血,主治血热吐血、崩漏下血等;安胎,主治胎热胎动不安。故选ABCDE 一、泻下药(1分) 1.掌握大黄、芒硝、火麻仁、甘遂、巴豆的特点、功效、主治病症、配伍、使用注意、功效相似中药的区别;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大黄与芒硝、牵牛与巴豆的异同点;大黄配芒硝、大黄配巴豆、干姜的配伍意义(★★) 2.熟悉芦荟、番泻叶的功效、主治。还需熟悉番泻叶的用法量;郁李仁的功效、主治及特点;京大戟、红大戟、牵牛子、芫花、前金子的功效、主治及功效相似中药的区别。 1.大黄:分为生大黄(泻下力强)、熟大黄(制大黄,活血作用增强,多用于淤血症)、酒大黄(火热上攻之症)、醋大黄(消积化瘀力增强)、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 2.大黄配芒硝:善治大便燥结、实热积滞、坚硬难下;大黄配巴豆、干姜:善宣治寒积便秘;(★★) 3.番泻叶用法用量:泻下通便时入汤剂后下或开水泡服5~10g。 4.巴豆、芫花用法用量: 中药用法用量巴豆为减少毒性,多数制成巴豆霜应用;不入汤剂,入丸散或胶囊吗,每次0.1-0.3g。芫花为降低毒性,用醋泡制,入汤剂,1.5-3g。散剂0.5-1g。5.部分中药功效口诀 大黄止血祛积瘀,火毒湿热一并驱; 芒硝软化便燥结,咽喉口疮及痈结; 芦荟杀虫能泄便,内服清肝外疗癣。 祛风湿药(4分) 1.掌握独活、威灵仙、川乌、蕲蛇、秦艽、防己、徐长卿、五加皮、桑寄生的特点、功效、主治病症、配伍、使用注意、功效相似中药的区别。羌活配独活、桑寄生配独活的配伍意义;还应注意防己、羌活、五加皮的药理作用(★★) 2.熟悉记忆乌梢蛇、木瓜、雷公藤、臭梧桐、穿山龙、丝瓜络、豨莶草、香加皮、千年健的功效、主治及功效相似中药的区别。 1.部分药物配伍意义 中药配伍意义羌活配独活羌活性温,功能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发表,善散肌肤表处寒湿,至上半身风寒湿痹;独活微温,功能祛风湿、止痛、发表,善散在里伏风及寒湿,治腰以下风寒湿痹。两药相合,表里达表,无论上下,风湿痹痛者皆可。桑寄生配独活桑寄生性平,既能祛风湿,又能强筋骨;独活性温,功能散风寒,胜湿止痛;两药相合,既祛风寒湿,又能强腰膝,治疗风湿痹痛兼肝肾不足腰膝酸软。2.羌活与独活的异同点(★★) 都有祛风寒胜湿之功。羌活主治上半身痹痛,太阳经头痛及项背疼痛;独活治疗腰以下风寒湿痹及少阴伏风痛。 3.川乌、雷公藤的异同点(★★★) 均有祛风湿、通络止痛的功效,但川乌善散寒、麻醉止痛,雷公藤除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外还能治疗疮疡肿痛、疥癣、麻风等。 作 往期精彩: 文都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一中化高频考点 咔哇医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jiapia.com/xjpzy/1804.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饮片装斗的注意事项lt汇健康员工
- 下一篇文章: 常见中药的识别根根茎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