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劲,这样的上海老歌,侬听过伐澎湃在线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10687596.html<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如果说有哪一座城市可以通过歌曲来了解,那非老上海莫属。 提到上海老歌,大家想到的是不是“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似乎老上海的流行歌曲就等同于“靡靡之音”。其实,上海老歌的题材非常广泛,不单有“歌舞升平”的夜生活,还有沪上的美食、街头的玩乐、石库门里众生相……可谓无所不包,宛如一幅幅唱出来的城市“实景图”,至今都令人回味无穷…… 歌声里的上海美食 昔日上海滩,汇聚各式菜馆酒楼,不少留存至今,已成百年老店,但是其经营特色也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比如提到“五芳斋”,我们立刻想到“粽子”,而在老上海,五芳斋里的美食还真不少呢,一首名为《五芳斋》的老歌将五芳斋乃至老上海的好菜都“保留”了下来。 第一段是服务生向顾客介绍菜单: “有黄河鲤鱼,青浦芥菜,四川白木耳,福建青海带,北京溜丸子串汤。那南京烧鸭子来得快,那个广东叉烧,湖南辣椒,合拢起来炒一炒,辣得很好!云南火腿,山西皮蛋,合拢起来拌一拌,下酒又送饭。蘑菇豆腐汤,又嫩又清爽,又烫又香”…… 第二段是服务生向顾容介绍酒类: “有五加皮酒,青梅白干,全是好酒”,并提醒顾客“择酒如同择朋友,稍一不留神,坏事又伤身。”最后顾客表示:“今朝饮酒,不醉不休!” 街头叫卖有“专属”歌曲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聂耳创作的《卖报歌》是老上海街头叫卖题材歌曲的代表作。但除了“卖报”,当年在老上海街头,“卖油条”、“卖烧饼”、“卖梨膏糖”都有“专属”歌曲,而且创作者或演唱者还均是“大牌”。 “卖油条,卖油条,长街短巷到处地叫。哪里来的温?哪里来的饱?/卖油条,卖油条,爹娘年已老,女儿年犹小,还有妻子辛辛苦苦、勤勤俭俭真正好/卖油条,卖油条,谁买我的热油条?滋味适口价钱巧,三个铜板买一根,不欺老也不欺小。” 这首《卖油条》的作者是明星影片公司的作曲家许如辉,沪剧《少奶奶的扇子》即为他的戏曲代表作。 而《卖烧饼》则由“金嗓子”周璇演唱: “卖烧饼,卖烧饼,卖香的甜的饼,出汗的朋友,出力的朋友,快来买我的饼/卖那香的甜的饼,卖那疗饥治俄的饼,吃了我的烧饼,耐饥耐饿长精神,工作更起劲。” 梨膏糖是上海城隍庙的特色产品,街头也时有叫卖。《夜来香》的作者、著名音乐家黎锦光就专门创作了一首《卖梨膏糖》: “卖梨膏糖,卖梨膏糖/小小的方方的糖,甜甜的香香的糖/诸位若是不相信,送一包给你尝一尝/哑巴吃了我的糖,跑上戏台唱二黄/聋子吃了我的糖,去听哑巴唱新腔/瘸子吃了我的糖,连跑带跳去帮忙/瞎子吃了我的糖,睁眼要看我的梨膏糖!” 唱出来的大世界哈哈镜 “大世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哈哈镜。《哈哈镜》就是一首别有寓意的歌曲,讽刺了当时敌伪统治下的上海虚情假意的人际关系: “我对镜瞧,你对镜瞄,让大家哈哈笑,看,有的痩呀有的胖,都看得受不了/我对镜瞧,你对镜瞄,让大家哈哈笑,看,有的丑呀有的俏,都变成假面貌。假如你照出真面貌,人家会骂你是人妖/我对镜瞧,你对镜瞄,让大家哈哈笑。看,有的丑呀有的俏,都变成假面貌。” 此曲出自影片《鸾凤和鸣》(),周璇演唱。 石库门里的芸芸众生相,在这些老歌中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 文/赵士荟 生活中的小圆满 人的耳朵很奇怪,我们心中最好听的似乎总是十几岁二十岁时听的那些歌。那些歌伴随着我们的青春,驻留在最美的回忆中。海上金曲并非靡靡之音,而是生活中的小圆满,有超出大家想象的趣味和幽默。 《苏州河边》写于年,两位有情人夜晚在苏州河边散步,试图走出当时那个混乱的世界。 “河边只有我们俩个,星星在笑,风儿在妒;轻轻吹起我的衣角,我们走著迷失了方向,尽在岸堤、河边彷徨。不知是世界离弃我们,还是我们把它遗忘”…… 《苏州河边》词曲作者:陈歌辛 白光的《桃李争春》,歌词里唱到: “只要我爱你,不管你爱我不爱”…… 这里面的爱情观是:我爱你,与你无关。白光的歌就写得这么大胆。 像《假正经》里唱到: “你想看你要看,你就仔细的看看清,不要那么样的装着,不要那么样的装着,一本正经一本正经”…… 很幽默地调侃了男性一本正经,想爱不敢爱的状态。” 各位网友 你最喜欢哪首经典老歌? 你与金曲之间有什么故事?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 来源:“东犁退休俱乐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jiapia.com/xjpyf/11907.html
- 上一篇文章: 披着豹皮的花儿,带刺的枝干,说的就是
- 下一篇文章: 扎劲,这样的上海老歌,侬听过伐澎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