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丹丹

全文:字

9分钟

中国人的餐桌文化,讲究“无酒不成席”。盛几盘小菜,酌几杯小酒,无论是独乐乐,还是众乐乐,都能够或沉默或喧嚣着说点“酒话”。有趣的是,在中国历史和地理的坐标轴上,即便饮酒这一行为方式普遍存在,但和而不同的是,它们固执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着那点想说的“酒话”。无论是陈旧低矮的老式四合院,还是富丽堂皇的星级酒店,北京人的餐桌上唯独缺不了一瓶二锅头。无论是一碟花生米,还是一盘山珍海味,标配万年不变,就是一瓶几十块钱的二锅头。在北京人看来,二锅头就是最地道的京味儿。而在直线距离公里的浙江杭州,喝酒另有一番别样景致。浙江人喜喝黄酒,江南水乡,小桥流水,古朴民居,自成风流,那么一杯酒香浓郁、不甜不辣的黄酒,就足以烘托出一种“生于江南,长于江南”的淡薄雅士意境。从北京到杭州,从北方到南方,从白酒到黄酒,这段跨越一千多公里的路程还有没有第三、第四、第五种……等其他喝酒个性?在中国地图上将北京与杭州勾连起来,这段距离所覆盖的路线正是举世闻名、世界最长的水路——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全长公里,连接京、杭,贯通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共7省市,呈现着与大江、大河完全不同的景致和韵味。这条充满个性和智慧的大运河串联着中国南北,完整的过渡着一个无比精彩、有滋有味的中国式生活。

01

南北国土的“大动脉”

如果说山脉是骨架,那么江河则是血脉。从中国的地图上来看,北有黄河,南有长江,贯穿东西,互通有无。历史、文明、政治、经济伴随着流动的江河水向纵深涌动。如果单从黄河与长江的流向来看,那么北方与南方就是两个地域、两个文明,但拥有广阔辽土的中国从来不缺创举。跨越两条大河,纵穿中国南北的京杭大运河,链接着中国南北方,将两种形态完整的结合在一起,成为流淌在国土上的大动脉。她果然不负建造者们当时的期望,从北向南,从南自北,以一脉之力促成了现在南北交融、文化交流、经济互通的繁盛景象。在一派山河湖水与沿线的喧嚣热闹背后,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人们为什么要将北京与杭州相连?历史记载,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吴国为北伐齐国争霸中原在今江苏扬州开凿了一条引长江水入淮河的运河,此后为服务于历朝历代的政治扩张、经济发展等需要,就在此基础上不断向南向北延伸,直至中国两大繁华都市——北京与杭州。完整的京杭大运河,在古代陆路运输非常困难的条件下,以强大的运水运功能成为便捷有效的运输方式。这是一条充满智慧与创造力的人工河。京杭大运河的许多河段是利用原来的天然河流和湖泊,部分河段人工开挖链接而成。在运兵、运粮的过程之中将中国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相连起来。中国的三条著名河流就这样在流淌中成为一个整体,它们相互“搭乘”着从西走到东,从南走到北。多年前,隋朝的第二任皇帝隋炀帝为了实现南北统一、缩小南北语言文化差异下令修建运河,尽管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但正因为隋炀帝对于运河的贡献,才有了如今的中国。此后,在伴随着运河的多年间,这条当时倾注了数百万劳工心血的京杭大运河,开始以上千、上万倍的回报反馈给沿线的城市与人民,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最底端杭州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充足的粮食作物和温润的气候环境,此刻似乎理解了为什么要从北京一路链接到杭州的原因。至于它沿途走过的城市、沟通的河流,都有这条人工筑河选择的理由吧!但不管怎样,这条存在了一千多年的京杭大运河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都在静谧和谐的流动中,将中国南北的技术、商业、传统、人情、历史相互融合,它们伴随着大运河共同繁荣。

02

运河上的“同与不同”

尽管这条涌动的河流将中国南北促成了一派其乐融融的大好景象,但沿线的区域依旧在融而趋同的状态中标新立异,执着的坚守着那份宝贵的“不同”。对于包括运河流域在内的任何一个地方而言,同一种文明,同一片天地,相同又不同的,当属博大精神的中国文化。虽然最终的大方向趋同,但总会以不同的表现形态出现,并让人记忆深刻。京杭大运河的出现,恰恰保留着中国文化诸多的不同,并将之串联,完整的还原着与众不同、极具价值的中国韵。同,无需多言;不同,才是重点。从运河流域来看,南到杭州,北至北京,途天津、衡水、沧州、德州、泰安、聊城、济宁、枣庄、宿迁、淮安、扬州、常州、无锡、苏州、湖州、嘉兴共16个市,构建成了一条汇聚“运河18城”的多元文化带。以历史上的地理位置分布来划分,大致可归类为四类文化:燕赵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以及江浙文化。这条在中国古代具有战略意义的交通大动脉,对沿线的城市文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形成了既有统一性又各具特色的运河文化。运河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包容性和统一性、广阔的扩散性和开放性、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把中国文化联为一体,从而使各区域文化融合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一统文化,所以今天我们才能够沿着运河“一衣带水唱古今,回望京杭古韵,纵览运河今朝。”坐着游船穿行在古老的京杭大运河上,或高楼林立,或古楼古桥,或繁华阑珊,或祥和安宁,但无论是哪种形态,无论是悠久历史或者现代都市景观,都微妙的融汇成为一副秀美壮丽的中国画卷,而这画卷中最为伟大的,或许是最能代表中国韵味的中国酒了。即便大运河互通有无的功能如此强大,但从开凿至今都没有将中国酒做到真正的“和谐统一”。她包容着每个地方酒的特色,从北京到杭州,从白酒、啤酒到红酒、黄酒,从清香到浓香,呈现了一条完整的中国酒韵,在同与不同之中,在传承与创造之中,个性始终大于共性。

03

品味运河,酒香国韵

这绝对是一条宝藏之河。中国有名的美酒河众多,诸如黄河、长江、淮河、赤水河等等,但从酒类、香型、风格的丰富多样上来比较,唯有京杭大运河堪称中国酒类的风物志,体现着中国酒的多彩多元以及一个精彩的美酒世界。以北京为起点,顺运河而下,依次品味运河酒脉。北京的“二锅头文化”,就是清香型白酒二锅头的北京韵,和豆汁一样已经成为一张鲜亮的京城名片;天津地产老名酒五加皮,作为传统药酒早在明清时期就被列为十大宫廷御酒之一,至今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以衡水老白干为主的河北的老白干香型(清香型白酒的分支);以浓香为主兼具其他特色香型的山东、河南和江苏;以黄酒为主的浙江。需要注意的是,“鲁酒”的正确定义是在山东这片酒香圣地除了白酒,还有知名的红酒和啤酒品牌。这条千年酒脉,所汇聚的正是中国酒文化与生态的集中体现。那么,京杭大运河对于中国酒的意义又是什么?从运河的功能性来说,勤劳智慧的先民挖掘了水运这一价值极高的运输方式,沿线的美酒便伴随着来往的船只飘向远方;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京杭大运河所经之处,一座座城市随之崛起而繁荣,一款款美酒就依托着漕运便利,兴起,兴盛。对于中国的美酒而言,京杭大运河的存在极具文化底蕴和人文色彩了。尽管目前运河的水运价值有所减弱,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她依旧代表着中国酒文化的延续和创新,在每一瓶美酒背后滋养着一处绝美的风景,中国韵也在上千年的汇聚中,更有味道!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jiapia.com/xjpcf/8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