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一杯,以致父亲父亲节,敬老爸一杯养
一年一度父亲节,踏夏而来。每每看到爸爸因为炎热的天气疲劳乏力、烦闷乏力、食欲不振。你是否急切地想要在这个应时而至的父亲节为他送上大大的惊喜!那么,父亲节,给爸爸酿一壶药酒吧!青梅煮酒,把盏论英雄,何等的惬意;酸酸的口感,淡淡的果香,极致的享受。在炎热的父亲节,看看中医大陈德兴教授的药酒养生,为父亲端上一壶亲手酿制的青梅药酒。聊聊以药酒一壶,拳拳致父亲执守。让心意以酒为载,把健康送予父亲! 人类自从发现酒,酒就逐渐用于医药,甲骨文b辞中有酒名“鬯”。药酒是中医药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积累,也是祖国医学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的一种独特方法,因制作简单、使用方便而深受人们的青睐。药酒自古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经过历代医药学家、养生学家的不断总结和完善,积累了很多药酒的有效验方。这些验方除了能用于防病治病,还是中医养生保健的一大特色内容。何谓药酒呢?药酒是酒与中药材结合,经过一定的加工而制成的透明液体是一种保健养生饮品。药酒在国家饮料酒类分类体系中属于配制酒的范畴,是以发酵酒、蒸馏酒或食用酒精为基酒,加入可食用的动物类或植物类中药材,采用浸泡、煮、蒸等不同工艺加工而成的酒剂。但在传统药酒配制工艺中,也有在酿酒时加入适宜的中药酿制而成。 酒借药势,药借酒功 药酒中的酒与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除了药与酒自身的作用外,酒还可以提高其中药物的效应。这是因为,酒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媒,能把药材中脂溶性、水溶性的大部分有效物质溶解于酒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药效。酒还有良好的通透性能够较容易地进入药材组织的细胞中,促进置换和扩散,有利于提高药物有效成分浸出的速度和浸出效果。酒与药的结合,还弥补了药物苦味过浓的缺陷,同时也能改善有些蒸馏酒过于辛辣的风味。因而,将药物配入酒中制成药酒,“酒借药势,药借酒功”,两者配伍同用,相得益彰。药酒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对某些疾病及病后的康复有辅助治疗作用;二是有养生保健作用,药酒的滋补养生功能可起到补身强壮扶正祛邪和抗衰益寿、保健强身的作用。 药酒中药材的选择 药酒中的药物是按药酒方剂功效、主治的特定要求加入的,是有针对性的。配入药酒中的药物不同,其药酒的作用也不同。治疗用的药酒是专为各类疾病而设的,多选用具有较强药效的中药;而养生用药酒,虽然对某些疾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主要是为强身健体,促进健康,多选用具有滋养补益功能的中药。因此,配制药酒时,首先要按照每一种药酒的不同作用和适用范围,选择不同的中药;其次,药物的组成应符合组方原则君臣佐使的基本要求。制作药酒时,所选择药材关系到药酒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不是所有的中药都能用来泡制养生药酒,《神农本草经》中说到:“药性有宜酒渍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说明有些药物不宜入酒。家庭养生药酒,其组成的处方原料更应首选药食两用之材,注意养生进补的安全性。药性过偏、作用剧烈或有毒性的中药,如川乌、革乌、附子等,均宜慎用,不能随便配制药酒。这些药物都有严格规范的泡制要求,必须由专业中药师操作。浸泡药酒所用的中药材除了要求品种优良、纯正地道外,还应注意同名但不同基源药材之间的区别,如牛膝有淮牛膝和川牛膝,淮牛膝基源药 材产于河南,功能以补肝肾,强筋骨为主;川牛膝基源药材则产于四川,临床应用以活血化瘀,引血下行为主,两者有较大区别。又如五加皮有 南五加皮和北五加皮,来源于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根皮,习称“南五加皮”;来源于萝蘑科植物杠柳的根皮,习称“北五加皮”。两者均能祛风湿,强筋骨,但南五加皮无毒,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作用较好;北五加皮又称“香加皮”,有毒,不宜过量和长期服用,用量过大易引起中毒造成心衰甚至死亡,两者不能混用和代用凡 此种种,选用宜加以注意。 养生药酒的制作方法 药酒的制作方法主要有冷浸法、热浸法、渗漉法、酿制法等。 冷浸法就是直接用白酒浸渍药材。将药材切片洗净、沥干,或打成粗粉,置于带盖的陶、瓷罐或能够密闭、洁净的大口玻璃瓶等非金属容器中。将配方药物与白酒以1:5~1:10比例混合,密封放置于阴凉避光处。浸泡期间应经常摇动容器或搅动药材,一般每曰摇荡1~2次,浸渍7天后,可改为每周1次振荡搅拌。浸泡14~30天,酒色浓郁,即可取上清液,静置至少14日以上,滤清,贮入瓶中以供饮用。如浸酒的药 量较多,一次浸取不完全,其药渣可加酒多次浸泡。最后的药渣可以通过压榨后,提取压榨液,与上清液合并,过滤即成。冷漫法最为简单,比较常用,尤其适合家庭配制药酒。若将砂糖用等量白酒温热溶解、过滤,将所制药酒液汁与上述糖液(或蜂蜜)混合搅匀、矫味,所得药酒更美味。 热浸法又称“煮酒法”,即配方中药材切碎或粉碎后,与基酒同煮一定时间,放冷后贮存。也可采用隔水煮酒的间接加热法,即将药物切制后,置于适宜的容器内,按配方加入适量的基酒,密闭容器,然后放在更大的盛水锅中,隔水加热至沸后即取出,换注到另一个容器内,继续浸泡,一般静置30天以上,每日搅拌1~2次,然后取上清液,过滤,药渣压榨后取余液,与前上清液合并,静置沉淀,过滤即得。此法既能加快浸取速度,又能使一些成分容易浸出。冷浸法、热浸法 均属浸渍法,凡药材有效成分容易浸出、单味中药材或药味数不多、挥发性较强的药料,可用冷浸法;如果药料众多、基酒酒量有限,用冷浸法,其有效成分不易浸出,应当选用热浸法。 附: 青梅煮酒[配方]青梅30克,黄酒毫升。[制法]将青梅和黄酒放入瓷杯中,置有水的蒸锅中加热蒸炖2分钟、去渣、即成。[功用]醒胃、杀虫、止痛。[主治]食欲不振,蛔虫性腹痛以及慢性消化不良性泄泻者,均可用之。[用法]口用。每次温服10-30毫升。 半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jiapia.com/xjpcf/5726.html
- 上一篇文章: 跌打损伤常用的10中成药,请您查收
- 下一篇文章: 道地药材大全,让你终身受益,赶紧收藏转发